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10月27日在北京举行,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出席论坛,发布一系列重要消息。
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中国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中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为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之中的定位,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跨境合作和使用;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促进数字人民币发展。
央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经营和炒作
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意见》围绕强化发行上市、退市等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营造更加公平的交易环境,提升行业机构的客户服务水平,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等中小投资者重点关切,推出23项务实举措,不断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经过各方努力,10月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预先审阅等已经实施,改革效应正加快显现。
证监会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同时,中国证监会还将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
中国证监会:《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27日正式推出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10月27日正式推出,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努力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其中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天就将落地。
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
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是一种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制度安排,简单来说就是“一次注册,多次发行”。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只需要向监管机构提交一次注册文件,获得批准后,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多次进行证券发行。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聚焦贸易便利化,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主要是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放宽服务贸易代垫业务管理,更大力度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国家外汇管理局还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并在自贸试验区实施集成式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助力拓展自主开放新局面。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还将提高开放条件下外汇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智慧监管,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提升打击违法违规活动效能。
金融监管总局: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
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中国网财经客户端)